銳評
  □然玉
  河南省高考錄取工作正在進行,但體育特長生加分事件餘波未平。記者調查發現,全省今年獲高考加分的738名考生中,有445名出自同一場比賽——河南省2013年青少年傳統武術錦標賽。據當地體育局人員證實,河南新鄉市武術協會執行主席閆志國,或是這次量產運動員的“幕後策劃者”,他與多所高中簽訂保過協議,如果學生拿不到二級運動員資格,全額退款。(7月14日《中國之聲》)
  一場“青少年傳統武術錦標賽”,竟然量產了數百名國家二級運動員。這一龐大數字,無疑挑戰了圍觀者的想象。一派瞠目結舌的驚嘆聲中,潛藏的“花錢買加分”黑市,就此浮出水面。
  賽事的組織者,也是培訓機構的負責人;成績的裁定者,竟是參賽選手的利益同盟——而這,恰是這場神奇武術賽的所有秘密!在這種同心圓式的尋租結構內,賽事主辦權被分解併發散,乃至變成了招募學員、收取學費的資本,變成了兜售運動員資格的橋梁……
  以體育加分政策為載體,早已形成了龐大的寄生階層。各種運動協會、培訓學校,在年復一年的實踐中,已然化身成強大的游說集團和營利機構。它們一方面勸說家長不惜重金,為子女“購買”運動員資格;另一方面,則大肆收買各類賽事的負責人,鼓動其“善用”職權謀取私利。就這樣,有錢人花錢買分,有權者收錢賣分,所謂青少年體育競賽,徹底淪為各取所需的黑色交易。
  不得不說,由專業性所維繫的體育賽事封閉化傾向,也許是一切沉淪的最初源頭。一直以來,體育系統對“二級運動員”的認定過程,幾乎是壟斷和排他的。而作為後續接盤者的教育部門,往往缺乏必要的審查、覆核能力,只能依據前者頒發的“證書”給特長生對應加分。
  現實的追責困境是,即便認定某些體育官員確有幫助考生違規獲得二級運動員資格,也無法據此就直接認定他們幫助考生舞弊。事實上,考生及其家長本身,才是決定是否用運動員資格謀取加分的責任主體!而且,現階段的法律條文內,也沒有專門的競賽舞弊罪、考試舞弊罪,這就決定了難以對以權謀私的賽事主辦者展開司法製裁。很多時候,比賽操控者,只需付出諸如被處以組織懲戒或行業禁入等代價。
  相較於豐厚的收益,協助考生競賽造假的違規成本,幾乎微乎其微。有鑒於此,而今迫切要做的,顯然在於在體育系統展開一場徹底的自凈運動。之後輔之以外力約束的收緊,量產運動員的荒誕一幕,才有望真正根絕。
  然玉  (原標題:量產運動員的競賽如何根絕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n65qnans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